精细化运营其实是运营思维运用中实际工作中的一种体现。
一个好的运营人需要非常多的特质,比如聪明、抗压、有同理心。
同时,好的运营人也需要具备适合运营工作的思维方式。
思维是探索和发现事物的本质联系和规律,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。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说各种思维,比如商业思维、设计思维、产品思维等等,那么什么是思维?
很多初级工作者主要在做简单、重复性的工作,这些机械性的工作不需要思维,但是你的工作要想获得突破,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。它可以帮你低成本学到新的知识,把工作模型和方法快速迁移到新的项目中。
1.精细化思维
作为运营思维在工作中的体现之一,精细化运营顾名思义会比较细致。针对不同生命周期的用户,同一生命周期的不同类用户甚至是每个用户,都展示不同的内容,采取不同的运营策略去完成最终的转化。如果说早期的运营策略是一对多的模式,那么精细化运营就是多对多的对应关系。
比如我们举办的产品设计课程福利活动周中,在各个渠道会持续发放活动海报,但是在临近结束时,海报上显示的时间会持续变化,给用户制造紧迫感,提高最终转化。
在精细化运营中,用户分成、用户行动地图和数据分析这三个步骤是至关重要的。
其实除了精细化思维之外,还有其他几种思维方式是运营人员所需要的,我也向大家简单分享一下。
2.流程化思维
没有经验的初级运营者在接到复杂需求时往往会束手无策,不知如何做起;而有经验的运营人会先梳理它的全流程,根据目标把它拆解为几个阶段和多个子流程及具体的执行细节,再把这些细节落实到具体的团队和人,这样就把一个大的任务拆解成了一个可执行的计划。
3.杠杆化思维
好的运营是有层次感的,他可以先将一件事做好,然后再以此作为杠杆,去撬动更多的事情和结果的发生。
这种思维就要求你的脑子里需要时刻保持对某些问题的思考:围绕着我想要达成的结果,当前有哪些东西可以成为我的杠杆?
4.生态化思维
所谓生态就是一个所有角色都能在其中互为价值、和谐共存、共同驱动其发展和成长的一个大环境。这就要求运营人员需要梳理清楚并理解每一个角色的价值,以及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价值关系。
5.商业思维
商业思维就是把握经营本质的能力,包括利润率、投资回报率以及增长率等。简单来说,商业思维就是一种“以利益为先”的思维。
如果你想提升自己的思维高度,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,欢迎加入我们。
发表评论